十堰市太和医院源园社区医院冬病夏治:三伏贴、小儿推拿等非遗疗法,火热预定中···
冬病夏治·介绍
1.何为冬病夏治?
冬病夏治疗法,是根据《黄帝内经.素问.四气调神大论》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原则,夏季在人体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、艾灸等方法,以鼓舞正气、补充阳气、增加抗病能力,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。
2.冬病夏治的原理意义
传统中医认为人与宇宙一体,人体阳气随天地而变化,天气更,人气亦更,人体阳气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夏季旺盛冬季弱。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、身体阳气充沛、气血旺盛、经络畅通的有利时机,来调整人体阴阳平衡,使一些慢性虚寒性疾病得到有效的防治。
图片冬病,指人体正气阳气不足,在冬天易受到寒邪的侵犯发病、病后缠绵难愈,如虚劳、哮喘、老慢支、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冻疮、平素易生病等一类虚寒性疾病。
夏治,指冬季的宿疾在夏季得到缓解,根据患者情况辨证施治,内服外敷药物补充人体阳气正气,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症状。
3.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呢
冬病夏治属“治未病”,是祖国医学中重要的预防医学,内经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治未病就是要在未发之时,去除疾病发生的主观条件或客观条件,主观指人的体质,客观是自然环境的变化。凡是阳气不足、免疫力低下等虚寒性一类疾病都可在夏季取得好的效果。如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过敏性疾病、风湿类疾病、慢性肠炎等。
4.冬病夏治最佳时机
炎热的夏季中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,三伏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热的时间,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此时人体阳气也最强,经络畅通,气血旺盛,顺势能更好的补充人体的阳气,能最大限度的温阳散寒,驱除人体的宿疾,并将阳气收藏储备于体内,令人体阳气充足、正气强盛,冬季时能耐受寒邪,达到少发病、发病轻、不发病的目的。
5.冬病夏治的常用治疗方法有哪些呢
(1)永宝刘氏祖传小儿推拿疗法:应用葱姜水为介质推拿身体的经络腧穴与穴位贴敷及中药雾化、药物辅助使人体脏腑调和、气血经络畅通从而达到治病预防保健功效的一种综合疗法。对儿童脾胃虚寒等慢性问题及感冒、咳嗽、腹泻、腹痛等常见病、多发病均有独特疗效,还可针对婴幼儿脑缺氧、脑积水导致发育迟缓等也有很好的辅助治疗。治疗年龄段多处于0—12儿童。
(2)三伏贴:就是用具有温阳散寒的药物制成膏、散等贴敷人体穴位上,达到温补气血、去除宿疾的目的,如哮喘病,通过贴敷定喘、膏肓、肺腧等穴就可有效缓解冬季的发病。6个月以上小孩及大人均可治疗;三伏贴一般4-6小时,小儿酌减,一次6-12贴为宜;每伏第一天贴,慢性病最好坚持3年效佳。
(3)内服汤药:根据患者情况,辨证施治,给予温补元气、补气养血使人体阴阳和合、脏腑协调、卫外强盛,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。
(4)艾灸:是用艾的热量长久灸的人体的穴位以达到温热散寒温补元气的作用。古人说“若要安三里莫要干”,人要安泰,可用艾常年施于足三里穴。人体常用的温补元气、强壮脏腑功能、延年益寿的保健要穴如足三里、关元、命门、百会、中脘等都可施艾。
(5)拔罐、刮痧:用火罐或刮痧板作用人体,使气血经络畅通、脏腑功能旺盛、机体功能增强,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。
三伏贴适应症(儿童及成人)
①小儿疾病:哮喘、咳嗽、支气管炎、小儿体虚、消化不良、厌食症、小儿腹泻、遗尿等。
②呼吸系统疾病:支气管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阻塞性肺气肿、过敏性鼻炎、鼻窦炎、咽炎等。
③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、腹泻、消化不良等。
④风湿免疫性疾病: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、颈、腰椎病等。
⑤妇科疾病:痛经、宫寒、月经不调等。
⑥有以下表现的亚健康人群:记忆力减退、易感冒、倦怠、感觉疲惫、消化功能减退、阳虚便秘、自汗、怕冷、小便次数增多等。
【贴敷注意事项】
1.敷贴等治疗过程中忌生冷、辛辣、油腻食物,以免影响效果。
2.贴敷当日不宜游泳,若出现水泡(严重的擦抗过敏中药软膏),待水泡消退后的第二天再洗澡。
3.贴敷时可能有麻、热、痒、轻度水泡的感觉,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现象。但有少数孩子对贴敷反应敏感,因疼痛而哭闹,则应马上取下药物,以免对皮肤造成灼伤。
4.孩子贴敷时间较成人短,约2-4小时,年长儿如果贴敷部位无明显不适反应,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,成人可达6-8小时。儿童贴敷时,应每半小时观察一次皮肤,若发现皮肤潮红现象,应暂停使用。
5.本品为外用品,禁止内服,孕妇禁用;对本品严重过敏者禁用;体质极虚者,免疫力极其低下者禁用;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,以及贴敷部位有创伤、感染、溃烂者禁用;心梗、心衰、咯血患者不宜使用此疗法。
6.正逢急性呼吸道感染期、发烧期间或疫苗接种前后暂不适合贴敷,可待急性发作期结束后贴敷。
咨询电话:0719-8871901